首页 女生 都市言情 一毕业就被系统逼着营业

第十章 钱不够花啊

  “我也没钱请大演员,徐争还是零片酬免费加盟的!”

  黄铭挑刺道:

  “画面有点太粗糙了…”

  宁浩有点不好意思地说道:

  “没办法,投资到位只有300万,只能用高清数码机器拍摄,后期再磁转胶,所以画面色彩严重不足!”

  “下次拍戏之前找一下我们铭非工作室,这么好的本子,做的这么糙,太可惜了…”

  黄铭的话言简意赅:

  “做宣传,就是打广告,让所有影迷知道有这样一部戏上映,现在的电影环境太坏了,一部戏上映,如果口碑好,最多三天,网上就会出现高清盗版。”

  当然,最打动映艺娱乐派来制片人禹卫国的还是那句:

  ‘亚洲新星导计划一共投了六部电影,其他五部都已经亏了,你也不想自己老板的钱都打了水漂,这样吧,我投200万,占一半的投资额!’

  好吧,本来映艺娱乐就没觉得《疯狂的石头》拍得有多好,电影里全说的是方言,压根就看不懂好不好。

  所以站在制片人的角度,禹卫国最想做的事就是能收回成本。

  现在,总共花了300万就可以收回200万。

  玩过股票没有?这种前提下,还不赶紧割肉?立马止损啊!

  更何况200万换一半的投资额,还是赚钱的!

  至于黄铭则是和宁浩聊天呢。

  黄铭看了看宁浩,说道:

  “下一部戏,交给我们公司吧,只要总投资不超过2000万,投资我都包园了!”

  “没问题,我干了。”

  宁浩心中窃喜不已,老天开眼啊,总算是抱到大腿了。

  一点也没有嫌弃金钱的意思,艺术家嘛,最重要的是找到愿意包养他的金主。

  “对了!”

  黄铭接着道:

  “你这电影里面几个演员不错,你有他们的联系方式吗?”

  “有啊,你想找他们拍戏?”

  “嗯,手里有个剧本,觉得很适合徐臻、黄波。”

  “什么剧本?”

  “我写的,关于春运回家的囧途之旅,叫《人在囧途》…”

  “《人在囧途》?”

  “对,投资不大,我算了下,最多400万就能拍完。”

  一边的禹卫国果断感兴趣了,开口问道:

  “你还会写剧本?”

  黄铭回答道:

  “当然了,我本身就是编剧!”

  “你不是作家吗?”

  “我本科是学文学的。”

  回过头来,黄铭继续跟宁浩讨论《人在囧途》:

  “这是个公路片,两个人物,一是精英,另一个则是草根,把这两个人凑一块,然后就是往里加笑料…”

  宁浩来劲了,问道:

  “你也觉得徐臻很适合演那种都市精英范?”

  “嗯,他身上确实带着魔都男人那种独特的市侩、精明特征…”

  “黄波演憨厚的草根,好像差了点吧?”

  “其实最好的选择是王保强。”

  “王保强,对,他都不用演,往那一站,人物就立住了!”

  黄铭问道:

  “你觉得怎么样?”

  宁浩反问道:

  “你想让我导演?”

  “好像是有点大材小用,这样吧,我找个导演,你当监制怎么样?”

  然后挂上《石头》原班人马打造,借一波《石头》的影响力,再加上《人在囧途》本身的品质,票房做到三千万不成问题!

  宁浩有点犹豫。

  黄铭看了看禹卫国,问:

  “禹哥,一般电影监制的费用是多少?”

  禹卫国楞了一下,还是老实回答:

  “看行情,10万到100万不等!”

  黄铭点头:

  “那取个中间值吧,监制费用五十万!”

  “那好,我尽力吧!”

  谁都没有和钱过不去是不是。

  回到京城,坐在公司的简陋办公室里,黄铭和胡立非两人在沟通进展情况。

  黄铭先谈了自己手里项目的进展:

  “映艺娱乐那边同意出让一半的投资额,我谈的价码是200万;另外,我跟宁浩谈了一部电影,叫《人在囧途》,准备过段时间开拍,总投资大概400万…”

  胡立非有点蒙了,后面这个项目前面没说过啊,立马追问道:

  “等下,《人在囧途》?投资400万?”

  “是一部喜剧,你如果觉得400万多了,那我另外出一半资金好了。”

  “我不是担心这个,”

  胡立非给黄铭倒了杯茶,问道:

  “你不是说现阶段不好做电影嘛!”

  “是不好做,但是低成本喜剧向来是致胜的法宝,你研究下全世界所有国家、地区的本土票房,除了米国、东瀛、南韩,其它国家基本上都是喜剧撑起了本土市场!”

  这是《泰囧》成功后,一堆专业人士得出的结论:本土化的喜剧是大部分国家对抗好莱坞的法宝,和高概念、大制作的好莱坞电影相比,戳中观众笑点的喜剧可以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。

  法国本土票房前十名基本上都是喜剧:

  《欢迎来到北方》、《虎口脱险》、《度假者》、《岳父岳母最难当》。

  所以就千万别吹法国观众高级,喜欢看艺术片了。

  德国则是:《该死的歌德》、《没有耳朵的兔子》、意大利有《阳光凶猛》、《多么美丽的一天》…

  胡立非点头:

  “所以,我们公司才要做喜剧?”

  黄铭回答道:

  “对,不过,这几个项目,投资有点大啊,公司现有资金支撑不住啊。”

  胡立非也点头表示同意。

  黄铭接下来说道:

  “下一步,这几个项目就有你继续跟下去了。”

  胡立非点头应承道:

  “行,没有问题。不过项目都扔给我,你准备干啥?”

  黄铭轻描淡写的说道:

  “钱不够,我去股市里挣点外快。”

  回到家,黄铭左思右想,翻来覆去总是睡不着,干脆翻身下床打开电脑,点开大盘的k线图,头脑里仔细回想着2006年到2007年整轮牛市的行情。

  拿着笔与纸,对照着k线图,黄铭开始在头脑里回忆2006年全年的走势及相关股票。

  边翻边回忆,可是实在是时间隔得太久了,很多股票也没买过,根本就想不起来,看来即使是重生也是有限开挂啊。

  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认真回忆自己当年买过那些股,当年的牛股是那些,妖股是哪些?。

  最后,林林总总选了二十多个自己操作过或者记得的股票。

目录
设置
手机
书架
书页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