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奸宋

第八十六章 英雄大会

奸宋 脑里有个洞 5586 2025-08-18 10:20

  到白风寨的人越来越多,但投过来的并不多。

  许多人已说了,要到英雄大会那天再来投。

  这天,一群人提前来投。

  “赵大人,我们奉家父之命,来投义军。”

  “马兄来投,我军如虎添翼。”

  马保田终于想通,派马三枪带三十个马家寨的人来投。

  只是马保田还是很小心,并未亲自来,但给赵九龙带来一些话。

  “大人为何不向皇上讨要济南府大权?”

  马保田的意思,刘豫名利心太重,不可能放权。

  要想刘豫放权,除非有赵构圣旨,赵佶的都不行。

  赵宣和现任赵九龙的掌书记,很不满意。

  “赵构无忠无孝之人,乃得位不正的伪皇帝,我们岂能向他要权?太上皇才是正统,要权,向太上皇要。”

  马三枪鄙视赵宣和一眼,南宋那边,已没多少官员再提赵佶。

  提的都被赵构踢掉,换成他的人。

  济南这些势力来投,许多并非看在赵佶面上,是被赵九龙所吸引。

  赵九龙一直在打赵佶的名头,不知他在民间的威望,已不比赵佶小。

  “毕竟现在有许多人认可皇上,凭赵大人的威望若求权,皇上应该不会拒绝。”

  赵九龙觉得有道理,只是他对南宋那帮人太失望:

  “那边奸臣太多,只怕难以成事。”

  陶庸对那边很清楚:

  “那倒不一定,现在李纲是右相。此人清正严明,是个忠义之人。就算皇上不同意,他也会劝说。”

  赵九龙知道李纲,后世对李纲的评价很高,说他:

  “负天下之望于一身,”可以和宗泽、岳飞相提并论。

  有李纲在,赵九龙觉得可以试试。

  赵构若是让他交出赵佶,他大不了说赵佶已断线,不知去向。

  反正赵九龙又不是为赵构打江山。

  “可以写封信去试试,这事若成,我们再不用担心与刘豫争权之事。”

  赵宣和被说服,他们一直在想,如何让刘豫乖乖交权。

  现在搞阴谋诡计那套,有点失军民心,一直没能想到好办法。

  可惜马保田的话晚了一步。有一人,已进入济南城。

  ……

  济南城,刘府,刘豫惊讶看着梁敬:

  “梁大人,你不是在汴京为官?来此何为?”

  梁敬为当皇帝,接令当天,就马不停蹄跑来济南。

  “来送大人一场天大的富贵,听说大人这里有人一,若大人得之?名利唾手可得。”

  刘豫鄙视一眼梁敬:

  “梁大人说的是赵九龙吧?他现在就在白风寨。这富贵你想要,随时可去取。”

  梁敬笑道:

  “我没这本事,大人手握重兵,要抓赵九龙易如反掌,为何还要让他成为大人眼中钉?”

  刘豫瞪着梁敬:“你让我投金国?”

  梁敬一点没在意刘豫的眼神:

  “投金又如何?南宋只剩下半壁江山。相反我大金如日中天。现在投过来,正是时候。”

  刘豫毕竟是正宗科举为官,一直活在皇家的阴影中。

  突然让他背叛,他很难有胆子接受。

  “我刘豫是大宋官员,岂会投金?”

  梁敬给刘豫算一笔帐:

  现在赵佶父子,已反目成仇。

  赵佶绝不会让赵九龙,处于刘豫之下。

  他们要夺取大权,就处弄掉刘豫。

  弄掉刘豫最好的办法,就是求助赵构。

  凭赵九龙的声望,给赵构告状。

  说刘豫贪腐无能都算轻的。

  以前赵九龙就放过流言,说刘豫投金。

  赵九龙以这个为借口,来调查的人是相信刘豫,还是相信大名鼎鼎的赵九龙?

  “大人,到时候,你是想被满门抄斩,还是自杀身亡?”

  刘豫吓得满脸苍白,这些事,他们都没想过。

  徐文和刘麟对望一眼,刘麟跪下:

  “爹,不能再拖了。为了我刘氏满门,投金又何妨?”

  梁敬拿出最后的王牌:

  “这是完颜大帅给大人的信,大人看看金国的诚意。”

  刘豫颤抖接过信。

  完颜阇母在信上,对刘豫一阵大夸,将他弃官逃走也说成识时务的俊杰。

  并发誓保证,只要刘豫能将赵九龙抓住。

  金国开出的那些悬赏条件,完颜阇母负责帮刘豫得到。

  并且还可以和刘豫结拜,有完颜阇母罩着,刘豫绝对不会受欺负。

  这条件?要是给赵九龙,可能赵九龙都想干。

  刘豫苍白的脸,泛起阵阵潮红。

  “你们不仁,休怪我不义。”

  ……

  万众期待的白风寨英雄大会,如期举行。

  白风寨外面的泥道,也镶成石块地。

  大门左右,两个斗大的红灯笼高挂。

  中间,由赵九龙抄袭、陶庸亲笔书写的标语:

  “热烈庆祝济南抗金英雄大会胜利召开。”

  标语这东西又喜庆又新鲜,以后,比赵九龙的足疗更流行、传得更远。

  为了搞好这次大会,赵九龙煞费苦心。

  大门口,几个美女穿着喜庆的服装,身上系了条欢迎的标点,当起礼仪小姐。

  里面,还有更多人搞接待。

  除济南府,附近的州县势力也有参加。

  渔水湾徐平亲自带人来,并已同意徐蕾的入伍申请。

  今天的操场,已装不下那么多人。有不少人,甚至爬在树上屋顶凑热闹。

  靠壁一头,搭了个高台。

  高台之上,一群老大已进入主题。

  赵九龙非要陶庸打头阵,陶庸将废话激动说完,赵九龙弄出一堆虚的东西。

  几人抬上一块大匾,匾上龙飞凤舞写了三字:

  “济南军。”

  许多人不明白这是何意,陶庸像托儿似的激动说:

  ”这是太上皇的字。”

  “陶老好眼力,”赵九龙看了眼赵宣和:

  “太上皇知道我们要举行英雄大会,组建义军,为我军取名济南军,大家以为如何?”

  ”多谢太上皇,”众人激动向赵宣和的字跪下。

  他们不能不激动。义军和正规军,有很大悬殊。

  义军是民间组织,并未被朝廷认可,可以说是支非法的军队。

  有了赵佶的取名,他们就成了一支正规军,这并非说笑。

  就算赵构的威望再高,赵佶是太上皇。他有权给任何一支义军转正,史书上都会认可。

  有了济南军的名头,有些人已在想,下一步节衣缩食,也要将军服弄出来。

  赵九龙又拿出一大叠信,赵宣和看到这些信,手不自觉发痛。

  “太上皇有旨,封陶庸为济南军长史……”

目录
设置
手机
书架
书页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