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明:昏君在天启缔造盛世了?

第30章 掩盖事情最好的方法

  “很好。”朱由校沉默了一下。

  随后对众人说道:“发生此事,朕很痛心!诸位在此,皆为近臣,何不袒露心迹,朕哪里不好,朕可改之,不至于对朕不测。”

  此言一出,场间无论是谁,都纷纷跪伏在地,颤栗口呼自己有罪。

  朱由校见此效果,又道:“朕毕竟初即大位,逢此逆事,于皇家威严大损,此事不得外漏!尔等可知?”

  众人纷纷口呼知道。

  朱由校道:“但事情毕竟闹的太大,总要遮掩一二,卢受,你来说说。”

  卢受被点名,犹豫了一下,哭丧着脸道:“不知如何遮掩。”

  于是朱由校又点名王安。

  王安小心回话:“奴婢全凭圣意。”

  这时,魏朝开口:“奴婢有一言。”

  见众人目光看向自己,魏朝硬着头皮小心背诵:“可对田诏、邹义明面上责而不罚,言今夜二人聚众而殴,惊扰圣上,龙颜大怒,将二人下狱,实则以锦衣卫暗里以核查之。”

  此言一出,众人看向魏朝眼神都变了。

  王安都诧异看着这个自己名下的太监,平时怎么没觉得这厮有这样的急智?

  朱由校微微颌首,愠色稍减。

  这还没完,此时另一旁魏忠贤也站出来道:“此计尚可,但仍需包装,可对外宣称田诏、邹义二人请假。”

  这是要再布一层迷雾。

  魏朝点头赞道:“是这个理。”

  众人微微张着嘴,活见了鬼,这俩太监之前不是打了一架?闹的你死我活吗?为什么会在这里配合上了?

  不过细细想来,此法确实好。

  卢受当即表示赞同。

  王安亦是点头赞同。

  朱由校道:“很好,既如此,便如此办,但还有一事要处理,着魏朝为乾清宫管事,与刘侨配合负责乾清宫安保。”

  “魏忠贤,为尚膳监掌印。”

  至于田诏、邹义空出的司礼监秉笔、东厂,朱由校没有直接任命,这并不急于一时。

  魏朝、魏忠贤心中大喜,纷纷谢恩。

  “谢万岁!”

  恰逢此时外传锦衣卫左都督骆思恭求觐见。

  朱由校道:“今夜你们都宿于乾清宫伺候,且先都退下。”

  “是。”

  “刘侨你留下。”

  刘侨连忙再度跪在地上。

  “让骆思恭进来。”

  趁此空档,朱由校看着刘侨道:“你护驾有功,本应赏赐,但是护卫乾清宫失职在先,功罪两相,你且说说。”

  刘侨赶紧头顶于地:“臣罪大于过,请万岁赐罪。”

  “这是你说的,可是虚言?”

  “臣句句实言。”

  “那好,朕褫去你南镇抚司指挥同知的职务。”

  刘侨面色复杂,似有放松,又似有挣扎,他道:“谢万岁不杀之恩。”

  “且在一旁待命。”

  “是。”

  骆思恭很快入殿。

  入得殿内,骆思恭涕泪横流。

  “臣救驾来迟,万死!”

  “你先别万死了,朕只想问你一句话。”

  “锦衣卫左都督,什么时候位于东厂之下了?什么时候锦衣卫左都督要听厂卫调遣了?!”

  朱由校声音不大,甚至温和,可话里意思却是字字冰冷。

  骆思恭动了动唇,这还用问?锦衣卫什么时候可以不听东厂调动?也就陆都督掌印期间吧?

  可这话是没法回的,所以他最后磕头道:“臣万死……”

  “用不着万死!回答朕的话!朕知道,你肯定不服气。”

  “臣不敢!臣真万死矣!”骆思恭以头捶地。

  朱由校深吸一口气,他本想借此好好训斥一番骆思恭,但骆思恭一副哭啼伏罪的样子,却让他没了兴致。

  “算了,三朝老臣,无功劳亦有苦劳,退下去吧。”

  骆思恭流着泪磕头跪安而去。

  待到骆思恭退去,朱由校这才又看向刘侨,道:“南镇抚司不适合你了,之后你到北镇府司去,降职戴罪做个指挥佥事。”

  见到骆思恭哭啼而心郁的刘侨顿时大喜。

  知道万岁果然没有责怪于他,若是真责怪于他,他定然不能再在殿前待命。

  尽管好像是从同知降为了佥事,但实际上刘侨知道,这可能是万岁在暗里奖他,先历任南镇抚司指挥同知,再任北镇府司指挥佥事,等于是他在锦衣卫内里重要的两个高层职务熬了一番资质,届时再往上岂不是更顺理成章?

  骆思恭方才的表现显然已经让万岁十分失望,褫职是迟早的事情。

  刘侨心中顿时感激不已,更对今日所为愧疚,今上如此大恩,自己为了表现擅离职守,置万岁于如此险境,情何以堪?

  “另外,赐金百两,这是为功之赏。”

  如此恩情刘侨已是感激不尽,哪里敢受?当即叩首:“臣不敢受。”

  “这是朕赐你的,拿着吧,无论如何,今夜亦亏有你。”

  刘侨不敢再推辞,但是言语仍不敢居功。

  心中对万岁更是感恩,暗自立誓绝不辜负万岁如此厚待。

  赏赐封了,但此事还有关键一环要处置。

  那就是封口。

  “该抓的党羽要继续抓,但不能以谋逆来抓,抓到从犯,无须提审,无须供状,就地正法。首逆二人,无须再审。”

  无须再审的意思就是要杀了他们。

  这让刘侨心惊,一方面讶于万岁的果决,另一方则担心如此草率处死岂不是可能有漏网之鱼。

  将心中疑惑托出。

  朱由校却是面色平静:“且去做。”

  刘侨顿时不敢再问。

  用乾清宫库房给了赏赐后,朱由校也让刘侨告退。

  正殿之内,顿时只剩下朱由校一人。

  “呼——”

  解决完事情松了一大口气后,朱由校此时才觉身体困乏至极。

  这件事发生的时机实在太过糟糕,刚开始朱由校还想着彻底掩盖谋逆一事,但是宫中无秘密,波及的净军、锦衣卫、太监都太多,田诏、邹义名下又各有太监,其中波及不知道有多少人。

  根本做不到完全封口。

  既然做不到完全封口,朱由校就只能采取措施,掩盖一件事情最好的方法,那就是在这件事上多添几件混淆视听的事情。

  他让卢受、王安等人过来,一则是为了他自己的安全,二则是假意于他们公开此事。

  但实则隐瞒住李选侍入乾清宫的事实,把李选侍从中摘开。

  没了李选侍这个首恶,那这起谋逆案就显得没头没尾,疑窦丛生。

  他要光明正大给这些人一个缺失一角的真相。

  在这个疑案中,披一层田诏、邹义互殴案,又在互殴案再披一层田诏、邹义请假。

  层层叠叠下,即便有心人想要发掘真相,也只能发掘到邹义、田诏谋逆。

  只要隐藏好李选侍过来的痕迹,在自己态度已经是要化小的情况下,怎么看都应该能藏住。

  即便是聪明绝顶能从田诏联想到李选侍,但自己定性已经是田诏、邹义案后,也不会有人敢查。

  只要不查,联想也不过是个联想罢了。

  再退一步,即便是联想到李选侍,也绝不会再进一步猜测到李选侍用了肮脏的手段。

  自己只要不掀起那真相的一角,这风浪再大也有限度。

  但事情一旦牵扯上李选侍,配合上李选侍的身份,那谋逆事件的风浪必会形成漩涡,届时就根本无法掌控。

  所以朱由校拼了全力也得努力消弭此事的影响。

  事情已经够多了,他绝不允许任何事情动摇帝位及利用此事搞大案谋私。

  夜还很长。

  朱由校顶着困乏等待着刘时敏的复命。

  他确实有诛杀李选侍的意思。

  所谓饶对方一条活路,不过是权宜之计,政治不是请客吃饭,政变更不可能如此温和。

  尤其是涉及到权力之争。

  换位思考一下,倘若对方真成功囚禁了自己掌握了权力,自己会是什么下场?

  不过对于杀的时机朱由校是在犹豫的,以局势而言,李选侍这时候不应该死,最好是先囚禁起来,过段时间再杀。

  但先前局势危急,刚经此大难的朱由校已经不相信自己还掌握着局势了,所以迟疑一番,朱由校给刘时敏做出了暗示。

  所以即便是此刻,朱由校也没有后悔自己的暗示。

  麻烦便麻烦了点,但杀了省事!

  很快,便有太监来通报,刘时敏回来了。

  朱由校当即宣他入内。

  结果刘时敏一进来便跪伏磕头,并带来了个颇让朱由校意外的消息。

  “癔症了?李选侍疯了?”

  朱由校讶然,随后他皱了皱眉头。

  在眉头重新舒展后,他才冷哼一声说道:“呵,倒是疯的正好。”

目录
设置
手机
书架
书页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