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朕乃宋臣,岂能为帝

025 门下犬马

  辛企宗、辛道宗将辛永宗领进军营便离开了,他们知道,辛永宗解散将士的时候,肯定有话要说,毕竟这或许是辛永宗最后一次去带第五部的将士了。

  魏充已经等在了第五部的营地内,他没出现在营门外,纯粹是不想打搅了辛家兄弟的叙旧。

  辛永宗面向将士们,目光扫过众人,他笑道:

  “我很高兴,你们满载而归,又都平安无事。”

  辛永宗在战前鼓舞士气时曾说过,朝廷赏赐的钱财,自己分文不取,尽数分给麾下将士,他也确实做到了这一点,早在新泰县时,就把传旨宦官带去的赏赐全都给散了,自个儿没有留下一枚铜板。

  魏充闻言,当先喊道:

  “这都是辛部将的功劳!”

  众将士也纷纷附和。

  这一点,确实是出自真心实意,而非阿谀奉承。

  离京时,大家都以为是去混点功劳,哪想到会做出这么大的事情来。

  毕竟童贯如果真想让胜捷军参与平叛,怎么可能只派出第五部的将士。

  辛永宗摇头道:

  “新泰之战,非我一人之功,是你们即使面对上万贼寇,仍然毫不畏惧的随我发起冲锋,这才造就了那场胜利。”

  听他这般说,将士们倍感骄傲,无不挺起了胸膛。

  这是一次哪怕在年老之后,依旧可以拿出来向儿孙们夸耀的经历。

  “话,我就不多说了,免得耽误了你们进城与相好的姐儿快活。”

  众人闻言,无不哄笑。

  然而辛永宗话锋一转:

  “但是,我还得提醒你们一句,切记,不要在城里闹事。如果遭人欺辱,可去寻我,我就住在相国寺附近。辛某虽然不再是你们的部将,但绝不会忘了与诸位同生共死的情谊,我自会替你们讨一个公道!”

  此话一出,将士们无不动容,与辛永宗相处的点点滴滴也随之涌上了心头。

  当辛永宗与众将士挥手告别的时候,不少人甚至流下了两行热泪。

  男儿有泪不轻弹,又何况是这群骄兵悍将。

  第五都的将士们从来没有遇见过像辛永宗这样的长官,他宽待将士,出手大方,偏偏又能打胜仗,在众人眼里,辛永宗全是优点,上哪还能找到这样一位部将。

  那份不舍,绝非作假。

 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,辛永宗终究是离开了军营。

  回到东京城时,天色已经暗了下来。

  城内灯火通明,行走其中,黄芩看着繁华的夜市,由衷感叹道:

  “京城果真是首善之地。”

  辛永宗闻言,不禁乐道:

  “那是当然,这里可不是新泰那样的小县城。”

  说着,辛永宗对关胜道:

  “你们在东京人生地不熟,不妨先在我家暂住。”

  关胜没有推辞,他已经打定主意要追随辛永宗,自然是要听凭辛永宗的安排。

  三人来到辛府,许婉容早就望眼欲穿,然而,辛永宗却不等她开口,当先道:

  “母亲,孩儿要先往泾国公府走一趟,这对夫妇是孩儿的好友,还请母亲代为安置。”

  说罢,也不进屋,辛永宗将背上的包袱交给了一旁的婢女,便火急火燎的直奔泾国公府。

  许婉容注视着他离开,无奈摇头叹息,她当然知道辛永宗此行不是为了去见童妙真,而是向童贯述职。

  尽管积累了好多的话要与儿子说,也只得尽数咽回了肚子里。

  许婉容看向关胜夫妇,强颜欢笑道:

  “既然二位是九郎的好友,尽管将辛府当作是自己家,请随我来。”

  ......

  夜色已深,童贯尚未休息。

  他知道,辛永宗一定会来,那孩子做事一直很得体。

  泾国公府的管事一见到辛永宗前来谒见,无需通禀,径直将他带去了童贯所在的书房。

  辛永宗进门便拜:

  “门下犬马,恭问媪相安康。”

  童贯面露不悦:

  “九郎,你是希哲之子,又是我的孙婿,何故如此见外。”

  辛永宗却道:

  “犬马之诚,坚于报主,媪相于我有知遇之恩,永宗以犬马自居,也是在提醒自己,不能忘了媪相的恩德。”

  童贯闻言,展颜笑道:

  “我以为九郎立下奇功,必定居功自傲,不曾想,竟能谦卑至此。好孩子,快起来吧,你的心意老夫都明白,也不枉老夫替妙真相中了你。”

  待辛永宗站起身来,童贯便问起了新泰一战的始末,辛永宗自是坦诚相待,没有半点的隐瞒,甚至就连他故意坐视新泰守军死战,也如实道了出来。

  童贯当然不在意新泰守军的生死,去年西夏反攻,关西死了十余万军民,他都能堂而皇之多的向朝廷报捷,哪怕新泰守军都死光了,童贯也不会皱一下眉头。

  “能够在战场上审时度势,保持一颗冷静的头脑,九郎,你做得很好。”

  童贯拍着辛永宗的肩膀夸赞道。

  对于这个孙女婿,他是越看越满意,当然,最主要的是辛永宗的确能打仗,在官家面前替他涨了脸。

  当初童贯让辛永宗前往京东东路,不知有多少人在背后说闲话,如今,全都被打脸了。

  辛永宗装出一副喜不自胜的模样:

  “卑职起初并没有想得那么多,只是觉着不能辜负了媪相的期望。”

  童贯诧异道:

  “九郎离京之时,我不曾有过期许,你又何出此言?”

  辛永宗笑道:

  “虎女焉能嫁犬子,媪相既然将妙真许配于我,卑职自当发奋图强,免得让外人讥讽媪相识人不明。”

  童贯知道辛永宗是在阿谀奉承自己,但心里还是止不住的高兴。

  毕竟同样的话,在不同的人口中说出的效果,自然也是不一样的。

  辛永宗是童贯欣赏且喜爱的后辈,他的奉承话,轻易便能博得童贯的欢心。

  今日,辛永宗其实是有求于人,当然要尽力讨好了童贯。

  二人说过一会儿话,童贯也终于提起了正事。

  “九郎,陕西六路,你想要往哪一路的禁军担任正将?”

  对此,辛永宗早有心理准备。

  胜捷军如今的两名正将、两名副将,都是童贯的心腹。

  手心手背都是肉,童贯不可能让他们给辛永宗挪位子。

  而辛永宗也不可能继续屈居部将一职,因此,他的出路只能是在陕西六路之中,择一担任正将。

目录
设置
手机
书架
书页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