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秦:杀了他,你就掌管黑冰台

第九章 实在是迫不得已,还望大人海涵

  只见车内之人微微睁开双眼,眼帘轻抬之间,目光犀利如刃,透露出一种不怒自威的气质。

  章邯见果真是李斯,微微躬身施礼,然后沉声说道:“斯君,在下少府章邯。听闻有贼寇余党冒充大人之名行凶,故特来查看,冒犯斯君,还望见谅!”

  马车内,李斯静默了片刻,目光沉稳而审慎,从章邯身上扫过,最终聚焦于正下马的杨武身上。

  “因情报有误,误将廷尉的马车当作了贼人的藏身之处,采取了不当的行动,实在是迫不得已,还望大人海涵。”

  杨武定了定神,深吸一口气,上前一步,拱手作揖,诚恳地解释。

  与此同时,姜蓉迅速而利落地拔出剑鞘,剑身闪烁着寒光,黑冰台三个字格外显眼。

  李斯微微点头,目光深邃,显然已经明白了事情的原委。他沉声道:“此事涉及重大,不可轻忽,既然误会解除,求速速离去,追查贼寇!”

  在李斯、章邯等人安全离开后,杨武感到一阵紧张,不祥的预感如同电流一样,迅速穿透他的身体。

  回想起刚才通报贼寇动向的铁鹰卫,杨武心中涌起一股寒意。

  那名铁鹰卫表面上看起来并无异常,但此刻回想起来,他的举止和语气中却透露出一丝诡异。

  现在看来是他可以传达的讯息,如果没有推断错误,他应该是夏扶的同伙,这一切都是他们精心策划的诱敌深入的计策。

  杨武俯身,耳朵紧贴着地面,周围的风声似乎都在这一刻沉寂下来,唯有马蹄踏地的声音在他心中回荡,如同战鼓般节奏鲜明。

  “除了三辆马车夹杂着爆炸声外,还有一辆马车正以缓慢的速度向集市的西北方向,速度形同步行,恐怕爆炸声不过是掩护,西北方向才是贼寇的真实意图!”

  杨武迅速站起身来,心中焦急万分。

  姜荣眼神中闪过一丝焦急,慌乱道:“可我们从东南角到西北角,穿越整个集市,即使马匹全速奔跑,至少也需要一刻钟的时间。”

  闻言,杨武吞咽着口水,喉咙干涩得仿佛被火焰灼烧,

  此刻,他只能将希望寄托在铁鹰卫的身上,祈祷他们能够及时制止那些逃窜的贼寇。

  就在此时,姜蓉突然动作,她轻轻挽起袖口,露出那冰肌玉肤的手臂。

  在那如玉般的手臂上,赫然有着两道深刻的血痕,犹如两条狰狞的蜈蚣,触目惊心。

  她紧握着宝剑,眼中闪烁着决然的光芒,仿佛要将所有的愤怒和自责都倾注在这一剑之中。

  杨武见状,心中一惊,急忙上前阻止:“蓉君,你这是做什么?”

  姜蓉抬起头,眼中闪烁着泪光,但她的声音却异常坚定:“每一道划痕都是我对自己的警示,我不能让同样的错误再次发生。”

  杨武听到姜荣的自责之语,心中一紧,但他迅速压下内心的波动,深吸了一口气,坚定地说:“没必要!”

  他迅速回忆坊图,他依稀记得,在距离这里五百步的地方,有一座用于传递贼寇信息的楼台,这也是他最后的希望。

  “我记得五百步外有座楼台,它居高临下,视野极佳,是我们拦截贼人的最后防线。能否挫败他们的阴谋,就看我们接下来的行动了。”

  说罢,杨武不再犹豫,他拉起姜蓉的手,两人轻盈地跃上了战马。

  在楼台昏暗的灯光映照下,门外的戍卒,身穿铁甲,宛如坚固的防线一般阻挡着。

  “这里是楼台,以北望夷,是观察敌情的关键地点,你们可有官府令牌?”

  说罢,两名戍卒交换了一个眼神,挥舞着长枪,呵斥着两人勒住缰绳下马。

  “我来拖住这些戍卒,你速速进入楼台传达信息。”

  两人已经按照事先的约定,姜蓉迅速抽出长剑,从战马上一跃而下,剑光闪烁。

  杨武微微颔首,眼神中透露出决然,紧握着手中的令牌,骑着战马试图冲开两名戍卒。

  在戍卒们侧身闪开时,姜荣动作迅速如风,将其中一名戍卒踹开数步,然后灵活地避开了另一名戍卒的偷袭,一脚将对方的武器踢飞。

  他纵身一跃,接住了飞起的武器,反手将枪尖对准了那名戍卒的喉咙,动作连贯而流畅。另一名戍卒见状,眼中露出恐惧,嘴巴微张着,裤脚被骚臭打湿。

  杨武进入地窖,环顾四周,只见一名穿着华丽头饰和盔甲的男子,端坐在木案前,似乎被这架势所震撼,瞳孔一缩,如遭雷劈。

  “没有官方的通行令牌,胆敢擅自闯入这楼台半步,难道就不怕触犯大秦的铁律,遭受腰斩之刑吗?”

  隧长反应过来,面色铁青,眼中闪烁着严厉的光芒,厉声斥责道。

  而恰在此时,戍卒惊慌失措的跑入地窖,手指颤抖地指向杨武,污蔑道:“隧长,就是他们硬闯楼台!”

  “我乃大秦百夫长,此刻有紧急军情,事关荆轲余党,需借用楼台即刻传达!”

  杨武勒住缰绳,迅速下马,高举令牌,语气中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威严。

  隧长被杨武的气势所震,但依旧冷冷地嘲讽道:“空口无凭,你有何证据证明你所说的一切?”

  霎那间,数匹骑马经过,急促的命令声中带着杀意:“一辆马车突兀正在朝西北方向市区,随我速速追杀!”

  隧长和戍卒的笑容凝固,他们面面相觑,心中涌起不安,这证实了杨武的情报并非空穴来风,而是确有其事。

  隧长目光如鹰隼般锐利,紧盯着杨武手中的令牌,但语气依旧冷冽:“令牌虽真,但你们又怎知此等机密?莫非,你便是那荆轲余党,假借军情之名,实则来此传递贼寇的讯息?”

  说罢,隧长和杨武眼神在黑暗中交汇,几乎是同时拔出宝剑。

  “且慢!”

  姜蓉迅捷赶到,几乎在一息之间,她已经拔出了剑鞘,剑身反射出的寒光。

  “我乃黑冰台密探,此次行动,关系重大,不容有误。”

  “休要再拖延时间!”

  杨武紧盯着隧长,眼中闪烁着不容置疑的光芒。

  隧长被杨武的厉声喝斥震得心头一颤,但心中的疑虑仍未完全消除。

  “隧长,您应当知道黑冰台有着先斩后奏的权力....”

  就在这时,姜蓉接过话头,她暗中拔出剑鞘,剑尖微微颤动,仿佛随时准备出鞘。

  她的动作异常谨慎,但她同样知晓黑冰台组织的铁律。

  第一,忠于大秦

  第二,服从秦王的命令,除非与第一条相违背。

  第三,不得对大秦官吏动武,除非与第一条第二条相违背。

  换句话说,如果确凿的证据,证明官吏背叛大秦或背叛秦王,那么他没有资格先斩后奏。

  但对于隧长这种微不足道的官吏,仅凭黑冰台的威慑力,就足以让他们妥协。

  隧长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寒意,他虽由內史直接任命,但在大秦的官僚体系中,他不过是一名隧长,地位卑微,命如纸薄。

  反而秦王嬴政对于黑冰台的重视远超一般官吏。

  “并非我不愿点燃荧光石传达消息,实在是前些时日,荧光石因故褪去光泽,无法再行传达。”

  隧长深吸一口气,努力平复内心的慌乱,接着缓缓开口,语气中带着一丝无奈和哀求。

  “特使大人饶命啊!都是我们的疏忽,没有及时上报荧光石的问题。如今无法传递情报,求特使大人开恩,给我们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。”

  与此同时,戍卒也意识到了事态的严重性,跪在地上,磕头如捣蒜,声音颤抖地求饶。

  当杨武走上楼台,看到黯淡无光的荧光石时,嘴角微微颤抖,心沉到了谷底。

  可现在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,关键是要尽快解决问题,确保情报能够顺利传达。

  姜蓉闻言,将剑架在隧长的脖子上,也跟着走上楼台,询问道:“情况紧急,可否有其他传递消息的信物?”

  隧长似乎想到了什么,眼前一亮,颤声道:“擂鼓……是的,鼓声也能传达军情。但这鼓声所传达的信息比贼寇还要紧急,它只用于三处关键之地。”

  杨武立刻意识到这是一个紧急的通信手段,他急切地问道:“哪三处?”

  隧长咽了口唾沫,紧张地回答:“一声代表粮仓有警,二声是武库告急,三声则是水渠污染。”

  杨武心中一动,迅速判断道:“贼寇的目标是集市西北方向,那里靠近武库!擂鼓,二声!”

  隧长不敢迟疑,立刻按照杨武的指示,重重地敲击了两声鼓。

  鼓声低沉而有力,瞬间在空旷的集市上回荡开来。

  随着鼓声的响起,其余楼台上的守卫也迅速接到了消息。

  他们按照既定的规矩,接连敲打两声巨响,鼓声此起彼伏,由近及远,向整个集市的楼台传播。

  随着鼓声在集市中回荡,铁鹰卫们迅速反应过来。

  铁鹰卫们身穿黑色战甲,手持锋利长剑,行动迅捷而有序,迅速从各个角落汇聚到一起,前往武库所在的方向。

  与此同时,一辆马车如夜色中的幽灵,在武库的阴影下缓缓停下,五人从车厢中从容步出,彼此交换了眼神。

  “无需担忧,秦国的士卒已被我们精心安排的爆炸声诱离,武库守备空虚,正是我们行动的最佳时机。”

  其中一人,面容刚毅,眼中闪烁着锐利的光芒,低沉而坚定的嗓音在夜色中回荡。

  五人迅速分散开来,如同夜色中的猎豹,悄无声息地向武库靠近。

  然而,就在他们即将隐入夜色之时,命运却似乎对他们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。

  一阵急促的鼓声突然响起,由远及近,越来越大,如同战鼓擂动,震撼人心。

  紧接着,急促的脚步声和马蹄嘶鸣声交织在一起,如同风暴般席卷而来。

  五人心中一惊,知道情况不妙,他们迅速转身,准备撤离。

  然而,秦军的铁骑已经如同洪流般涌来,刀枪剑戟闪烁着寒光,五人相继倒下,倒在了血泊之中......

目录
设置
手机
书架
书页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