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三国:先祖荀子,家兄荀彧!

第九十二章:他们何尝不想结婚生子呢?

  “这天下是天下人之天下,不是一家一姓之天下!”

  “如果人人都能有韧之你这样的觉悟就好了,早就天下太平了。”

  “世上本无事,庸人自扰之。”

  “韧之你说得对,这个世道如何,其实总还是取决于我们每一个具体的人是如何的。”

  “其实我又何尝不想娶妻生子,过上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生活呢?”

  “只是我给我爹娘养老都困难,实在是不敢想象还要养老婆与孩子,以及考虑岳父岳母一二的诸多问题。”

  哪里是戏志才或者如戏志才这样情况与条件的人们不想娶妻生子呢?问题是他们只能勉强养活自己与父母罢了。

  而更多的如老婆孩子以及岳父岳母,他们是不敢想象这些关系的。

  他们没这能力啊!

  他们可以吃苦、可以劳作。

  但不能吃尽苦头、没日没夜的干,身心俱疲了,却仍拿着只能勉强糊口的物资吧?

  这何尝不是世道、环境所迫使的呢!

  “着实如此。”

  “所以我们要让更多的人知晓真相,明白这一切的发生发展。”

  “那么觉醒的人越多。”

  “包括老一辈的他们也能了解真相。”

  “这一切自然就会被理解,这一切也自然会在力量达到的那一天,发生改变与进步!”

  荀坚拍了拍戏志才的肩膀,目光、语气以及神情都无比坚定的看着对方。

  这让戏志才有些动容。

  他又缓缓开口道:

  “韧之。”

  “其实有时候我常常在想我要有孩子会怎么样~”

  “如果他爹可以成为那个促进人族文明进步的男人。”

  “可以为他提供一个相对富足的生活环境,也可以为他以及其他的孩子创造一个和谐幸福的社会环境。”

  “那么我这做爹的就可以做主,将他诞生在这个动物世界。”

  “我这个做爹的也会把他教化成一个充满智慧与文明的社会性生物!”

  “他也可以继承他爹的理想抱负,去实现人族的解放,实现世道的和平。”

  荀坚怔怔的看着戏志才。

  这一刻他仿佛找到了另一个知己。

  这位出生普通百姓人家的子弟,才能并不下于他这个世家公子。

  可现实却是如果荀坚不帮他,并且有着相同的理想抱负的话,戏志才没能力实现这一切的,甚至说他的这些理想抱负都不能被流传与传承下去。

  记住!

  那些盲目自私的生物为了维护自己对天下百姓的统治,是不会允许这样的思想学说广泛的流传的。

  所以说戏志才如果没有遇到荀坚,他的才能会得到发挥,但他的这理想抱负后世不会有人知道的。

  这终究还是谁的拳头大的缘故啊!

  如果拳头大的这个人是智慧与文明的话,那么这自然是天下百姓之福。

  不然,就难言咯!

  “嗯!”

  “戏忠大哥,如果我们愿意这样去做的话,会有一天能实现这一切的。”

  “对了,戏忠大哥你会骑马吗?”

  又耽误了些时辰,荀坚该要忙正事了。

  “君子六艺。”

  “自己虽没有马,但也曾有幸骑过同窗的马匹。”

  “会的!”

  戏志才先是有些犹豫,但见荀坚的神情,显然对方是要离开了,于是心一横就说自己会了。

  而荀坚见状也不犹豫。

  “你们两个辛苦一下,留下一匹马给戏忠大哥,共乘一匹马回去吧。”

  “我与戏忠大哥还有话要讲。”

  两个被点名的荀家卫士,也是没有犹豫纷纷下马。

  显然是在让戏志才挑选哪一匹合适!

  而这确实也是让戏志才有些不好意思,他随意且快速的选择了一匹后,对两名护卫含有谦意的道:

  “给两位兄弟添麻烦了。”

  “公子,不必客气。”

  荀坚是这个圈子的核心,那么你看,为主的人是智慧文明的。

  这个圈子里的人就都受荀坚的影响了!

  但其实这也是选择题。

  无礼傲慢的护卫,早被荀坚给踢走了。

  剩下的这些个护卫,本来就不差,再有荀坚这样的核心,自然就越来越好。

  而荀坚交友、对待其他人也都是有礼且尊重的。

  如此情况下,护卫们对其他人也是有礼而尊重,其他人不是煞笔的话面对这些护卫们也会有礼且尊重。

  如此就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!

  小插曲结束。

  荀坚等人围绕着东郊的耕地逛了许久,忽然荀坚对戏志才问道:

  “戏忠大哥知道这么多田地产出的粮食,够多少人度过这个即将到来的冬天吗?”

  “正常的一日两餐的话,不少于万人!如果省吃俭用些,还能再加五千人。”

  “竟足够这么多人度冬的口粮吗?那可知这些田地都是城中哪些大户的?”

  “县中常家、吴家、周家等等十一家的,其中为首的是常家!”

  “区区十一家,加起来人口不过千人,却占有着足够万余人生存得还可以的口粮。如果不能加以利用,不知道这个冬天又要有多少贫苦百姓要在饥寒交迫中离开这个人世。”

  “现实虽是如此,可不能让这些大户无偿的拿出自己的口粮分给别人的,虽然这其中很多都是他们压迫、剥削其他人,然后在势力壮大后,又兼并他人肥沃的土地而来。”

  “再考虑吧。一路上走来,我看见城中空地很多,这些都是可以利用起来再建造一些有用的设施的。这农作物要想大丰收,除了耕种的技术要革新外,劳动工具的更新也是十分重要的。我有意重用墨家之人,他们负责更新这些工具,从而有利民利于生产利于生活之效果。”

  自从汉武帝刘彻采用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,推崇儒术后,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,替代了西汉建立以来的“黄老之学”。

  而这也是有时代背景的!

  汉初时,经历了秦的暴政,又经历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,然后再是楚汉争霸。当时民生凋敝的场景可想而知!

  于是汉高祖、汉文帝、汉景帝都采用了道家的无为而治,与民休息的政策,并且释甲归田,让当兵的回家、给田让之耕种,也解放了大量的在乱世下沦为奴婢的人口归田成家耕种。

  于是这才有了文景之治!

  可到了汉武帝时期,土地兼并严重、各诸侯国、地方豪强公然违抗中央朝廷的命令,甚至是反叛!

  于是这才有了儒家崛起的历史机会。

  无为而治、顺其自然的黄老之学,已经不适应时代环境了。

  但这也只是儒家成为正统思想而已,其他学派其实也都还是在的,只是影响力逐渐减弱。

  而荀坚这也只是有意让墨家也成为主要流派之一罢了!

  并不是说其他学说、其他流派就不重要。

  还是那个本质,我们人类都只是在认知这个世界与我们人本身罢了。

  而真正能发明出一些利国利民的国之重器者,也不一定是墨家之人嘛。

  有可能就是在不起眼的大山里,是权贵口中的未开化之刁民创造出来的也不一定!!!

目录
设置
手机
书架
书页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