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三国:先祖荀子,家兄荀彧!

第一百零三章:这很重要!

  在常喜儿与老人沟通的时候,荀坚也很快表明了自己的身份,他吩咐护卫们去组织村民到这里集合。

  于是乎许多人不情不愿的聚集在了一起。

  “乡亲们!”

  “今天我来这里不是为了收税,也不是为了征徭役来的。”

  “我是来带大家走出这大山的!”

  荀坚显得有些亢奋,他觉得大家没有理由拒绝他。

  可是现实确实就是对于走出大山,这些老人家仿佛并不感兴趣,故土难离,他们已经对在这里生活里几十年的地方有了别样的感情。

  见场面有些冷场,常喜儿没有开口说话。

  这些三十多口人也是要吃喝的,她不想让荀坚那么累。

  最好在这里就失败,然后荀坚也能放弃将大山里的人搬出来的这种想法!

  典韦与乐进则多少觉得这些村民们有些不知好歹了,有主人这样为他们着想的父母官,他们还在想什么、担心什么呢?

  “我知道大家有顾虑。”

  “出去之后你们没有居住的地方,也没有相应的活计。”

  “但这些大家不用担心的。”

  “县衙会圈土出来给大家建房子,我观大家皆家丁兴旺,难道说你们不想给自己的儿子相一门婚事吗?难道你们这些年轻人也不想出去见识见识外面的大好世界吗?”

  “走出大山去,外面有更多的人也有更多的资源。”

  “大家也并不需要为做什么活计而担忧,届时县衙同意会给大家安排事情去做的。有表现好的人,官田与开荒出来的土地也是可以奖励给大家的!”

  “如此,大家还有什么顾虑不妨都说出来就是了。”

  “在这里,我以县令的名义向大家保证,假以时日我们一定可以过上更好的生活的!”

  “我们大家不妨想想,现在是不是有些年轻小伙就已经娶不上媳妇了?哪怕就算娶上媳妇了,媳妇孩子要不要吃饭?”

  “在这大山里面,大家依靠这些田地真的可以养活一家老小吗?”

  “你们的孩子,孩子的孩子难道要一辈子生活在这大山里面?”

  “我们为了未来着想,为了孩子们着想。”

  “都应该搬出大山去!”

  “县衙还会创办官塾,百姓们的子弟也皆可去听堂,学得知识,大家的孩子们也有可能有一天成为官老爷也说不一定!”

  “如此,大家何不考虑一二呢?”

  “有愿意者,我也不是要大家现在就一家老小都搬出去,大家可有钱的出钱,有力的出力。”

  “这外面的大家的居住地,还需要大家来建设。不是说完全免费的,县衙也没有那么多的钱粮来办这些事。所以说要完成这样一件事,仍然离不开大家的共同努力。”

  荀坚的话引起了轩然大波。

  让孩子们能上学堂,这是巨大的诱惑。

  许多人都意动了。

  能上学堂,就代表能懂得很多道理,然后也可能有机会成为大官!

  这是真正的农民翻身把歌唱啊!

  “可谁知道他们是不是骗我们去做苦力的?”

  有一个老头提出了疑问。

  荀坚提出来的这些政策措施,对于这些乡亲们来说无疑于天上掉馅饼的大好事,这能让他们不觉得自己是在做梦么?

  不是做梦就是这官老爷在骗他们做徭役!

  不然这世上哪里会有这样的好事呢?

  “够了!”

  “你们这些人还真喜欢把自己当一个葱啊!”

  “朝廷如果要征徭役,你觉得你们能反抗得了嘛?”

  乐进冷哼一声,呵斥了他们的讨论声。

  众护卫们见状也是纷纷亮出了自己的佩刀!

  一时之间,大家皆沉默了下来。

  荀坚在一旁也没有作声。

  该说的,他已经都说得差不多了。

  具体的措施还需要完善的,问题还没有发现的,这些都是做了才知道的!

  不能说怕麻烦,就不去做这些事。

  这不是荀坚的作风。

  而这个时候乡亲们也被乐进带领的护卫们给镇住了。

  他们看了看众护卫,又看向荀坚身后那如铁塔一般站立护卫着的典韦身影,他们终于意识到自己其实啥也不是了。

  “如果朝廷要强来,我们这些老百姓又能怎么办呢?”

  “别多说什么了,人家这十几个人都可以把俺们给做了。俺觉得可以试试!”

  见大家松了口,有许多人意动了。

  荀坚趁热打铁道:

  “大家可能还会顾虑在这大山里的田地与作物,我也并不是想要大家直接就放弃了这里的一切。”

  “大家可以分批次的来,家里面劳动人口多的,至少要派一个人到县衙去报到!劳动力人口相对较少的,派不出来的也不要紧,收获后再全家一起到县衙去报道就可以。至于有些现在就已经难以为继的人家,现在就可以跟我们到县衙去报道。”

  “我们会给大家安排临时的住宿与相应的吃食。”

  “可这天下是没有白吃的午餐的!”

  “大家需要一起劳作,或帮忙建造房子,或帮忙耕种。”

  “这个大家不会也没有关系,我们会安排专业的人员来教导大家怎么去做。”

  “同时我也会时常来考察情况,及时发现问题,也就及时解决问题。”

  “各位群策群力,勤奋的人或贡献大的人,就早些在外面拥有属于自己的房子与土地!”

  “如果觉得自己不行,不愿意走出大山的。当然也可以继续留在这里,不过你们不要想着钻空子。”

  “以后己吾县的税收按土地的多少与肥沃贫瘠的程度来征收!”

  “就不再以人口来征收了!”

  税收的改革,是荀坚早就想做了的。

  大汉朝按人头纳税,这就导致了许多贫苦百姓人家是不怎么敢生孩子的,因为多一个人就要多交一份税!

  可他们却并没有多一份收入啊!

  没有土地的依然没有土地,少土地的依然就那些土地。

  所以这样的税收制度本身就是有问题的。

  荀坚打算在己吾县先进行一个试点改革,如果可行,到时候便可全国推广。

  至于朝廷答不答应?

  能给朝廷多收税,皇帝只会高兴的!

  但世家地主们肯定就不会高兴了,毕竟他们拥有的土地多,要多交税了嘛。

  可这也不是根本的利益冲突!

  荀坚会保证他们吃饱喝足的,所谓取之于民用之于民,这些世家地主们也是百姓中的一份子嘛!

  重要的是荀坚想知道在他的引领下,能不能实现己吾县的人们一体,又能不能实现大家相对比较富足的境况……

目录
设置
手机
书架
书页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