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我是朱允熥

071 凉公蓝玉

我是朱允熥 唐平看月 5207 2025-08-18 10:22

  洪武二年,常遇春死于北伐南归的途中,年仅四十岁。

  他死后,朱元璋极尽哀荣,本人死后封王,女为皇太子妃。

  可无论怎么厚待,都改变不了一个事实。

  常家的顶梁柱没了,若后继乏力,即使常氏即将嫁入东宫,三子皆幼且诸子都无才能的常家,从此衰弱也是肉眼可见的。

  这时候,蓝玉顶了上来。

  蓝玉是常遇春的小舅子,他刚从军的时候,是走后门进去的,一从军就在常遇春帐下任管军镇抚。

  为了不让姐夫蒙羞,蓝玉每战必死战,最后凭借战功升到了指挥使的位置。

  以蓝玉当时不到三十的年龄就当上指挥使,可以说前途远大。

  常遇春手下亲信是很多,但在讲究军功、按资排辈的军中,谁会因为你是已故大佬的小舅子,还是凭借裙带关系升官的小舅子,就捧你这个指挥使的臭脚?

  能看在已故大佬的颜面上,照拂几分就很不错了。

  所以,对于失去顶梁柱的常家而言,蓝玉这指挥使的位子不够高,远远不够弥补常遇春死去的空缺。

  从洪武二年,到洪武十二年因功封为永昌侯。

  也许除了蓝玉自己,没人知道蓝玉为了升官付出了什么。

  没人知道,为了能出征,他有没有讨好别人,甚至对别人讨好了多少次。

  也没人知道,为了打赢,他身上添了多少伤口。

  即使有皇帝、皇太子的额外帮助,能凭借实打实战功封侯,可见蓝玉的能耐。

  在这十年的史书中,是没有一件关于蓝玉的丑闻。

  直到洪武二十一年,熬出头的蓝玉第一次为帅,就是北伐。

  在找不到元军,无战果的时候,准备打道回府的蓝玉接受王弼的建议,孤军深入捕鱼儿海,大破元军。

  从此,北元失去了重返中原的最后力量。

  也是这一年,蓝玉成了人人口中的那个居功自傲的武勋。

  先是夜毁喜峰口,后是欺辱元主后妃,之后操持军中将领的升降,最后更是胆大的谋反。

  史书都是由胜利者书写,朱元璋掀起蓝玉案后,将蓝玉说成是十恶不赦的罪人。

  但朱允熥不信,他不觉得蓝玉是个居功自傲,十恶不赦的人。

  如果蓝玉真是这样的人,为什么从他还是指挥使的时候,朱元璋就愿意扶蓝玉,让他一步步成为大明屈指可数的将帅,就因为他是皇太子外戚中唯一能拿的出手的将才?

  如果蓝玉真是个蠢人,为什么那么多侯府都依附在蓝玉手下?

  景川侯曹震的妻子,是皇太子朱标的乳母,其本人也是太子死忠。

  定远侯王弼,有智有勇,蓝玉能扫捕鱼儿海,还靠他献计。

  全宁侯孙恪,是年轻一辈中的翘楚,虽然是功臣之子,但也是凭本事封的侯。

  更别说,还有鹤庆侯张翼,会宁侯张温,沈阳侯察罕,普定侯陈桓,舳舻侯朱寿,东莞伯何荣这么些个侯伯。

  总不可能景川侯曹震、全宁侯孙恪、定远侯王弼等人,都是个傻子吧?

  总不可能都觉得蓝玉是皇太子外戚,前途远大,所以就无脑跟他吧。

  且看明初三大案,除了蓝玉外,有胡惟庸,李善长。

  各个都是实力雄厚,甚至能与皇帝扳手腕的人。

  而且,胡惟庸、李善长两案,朱元璋都谋划了许久。

  可为何蓝玉案,在朱标薨逝后,不到一年就解决了?

  难道蓝玉是个蠢货?所以就解决的很轻松?

  朱允熥不信蓝玉是个蠢货。

  所以,朱允熥在能自由出入宫廷后,第一个拜访的人就是蓝玉。

  从血缘关系来讲,蓝玉是朱允熥的亲舅公,他们二人天生就被外人视为一派。

  就如吕氏天然的会帮助亲子朱允炆一样,蓝玉也天然是朱允熥的助力。

  而且,以二人的亲属关系,就算朱元璋有不满,他也无可奈何。

  毕竟大明是个关系社会,人都是要走关系的,其中还以血缘关系为核心。

  朱允熥让名为保护实则有监视责任的护卫守在门外,自己与蓝玉进入屋内。

  常忠并未进屋,而是笑呵呵的拱手告辞:“某还要回去为凉公守门呢。”

  进屋之后,二人的位次,还推让了一番。

  最后还是朱允熥直接坐在下首,摆出无赖的样子说:“这是在家里,并非在外面。

  舅公是长辈,请上坐。”

  蓝玉见皇孙坐在下首不起身,一脸无奈,但他也没有坐在上首,而是坐在了皇孙的对面。

  朱允熥见蓝玉坐下后,并没有开口说话,而是在细细打量自己的容貌身形。

  在这个尊卑分明的时候,位卑者打量位尊者是极其不礼貌,甚至可以说是无礼的行为。

  可朱允熥却装作没发现的样子,只是笑着看向对面红脸的老者。

  “请殿下恕某不敬之罪。

  某只是太久没见殿下,才失了分寸。”

  良久,蓝玉才起身告罪道。

  “舅公可看出什么了?”

  朱允熥稳坐在椅子上,抬头看着蓝玉,问道。

  “某看见了姐夫,也看见了大侄女。”

  蓝玉怅然叹道。

  姐夫常遇春将他领入军队,在姐夫死后,蓝玉也接手了姐夫军中的余晖。

  除了自愿替开平忠武王守坟的人外,也有不少人,接受了皇帝的封赏,脱离了常家。

  剩下的亲卫都被蓝玉接手,其中就有常忠。

  还有那嫁入东宫的外甥女,在常家风雨飘摇的时候,与他一起相互支撑。

  可是这两人,都在风华正茂的年龄,令人扼腕的薨逝了。

  恰好此时,作为常遇春外孙,常氏亲子的朱允熥,他的相貌,皆有这二人的影子。

  “舅公,你别诓我。

  我见过外公和母亲的画像,我可没看出,我哪里像他们。”

  朱允熥苦笑道。

  “殿下往日不像,但近日,却越来越像了。”

  蓝玉扶须笑着说道。

  常遇春与常氏,皆是遇难而上的人。

  所以,之前那位惯于逃避的朱允熥不像。

  但现在,朱允熥直面自己的血缘所背负的责任,所以他越来越像。

  “舅公果然在诓我,我再怎么像别人,也该像爷爷和父亲才是。”

  朱允熥却摇摇头,继续说道。

  “哈哈,某在甘州等地待久了,眼睛里都是沙子,还真是看错了。”

  蓝玉却不气恼,反而哈哈大笑道。

  “舅公在外征伐数十年,可曾想过歇息?”

  朱允熥听到这话,询问道。

  “歇息?”

  蓝玉愣了一会儿,还特意重复了这两个字。

  他望向皇孙,似乎想要看清皇孙的真意:“殿下想让某歇息?”

  “不是我想让舅公歇息,而是舅公想不想歇息。”

  朱允熥神色坦荡,再次询问道。

目录
设置
手机
书架
书页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