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我是朱允熥

062 赵尚书身负大才

我是朱允熥 唐平看月 4894 2025-08-18 10:22

  “哟,这不是署礼部部事的户部尚书赵尚书么,年前我可是受了赵尚书好一番指点。

  只是这几月都没见到赵尚书,现在见到了,必须要好好敬赵尚书一杯,以示感谢。”

  朱允熥的话,说着客气,但是在场的人谁听不出来,这是与赵勉有怨呐。

  只是大家都觉得奇怪,皇五孙身处深宫,赵勉人在外朝,这两人是如何结怨的。

  皇五孙所言指点,指的是什么?

  对于这个问题,不少人暗自思量要去打听打听清楚。

  还有这怨是皇五孙与赵勉之间的,还是说皇太子也有份。

  这参与的人不同,结果也大有不同。

  朱济熺也不清楚其中情况,但以他对朱允熥性格的了解,这错的肯定是赵勉。

  弟弟受委屈了,他这当哥的能在一边看着?

  于是,朱济熺对谢驰使了个眼色。

  赵勉听着皇孙的话,知晓今日可能要出丑,对方虽然年龄比自己最小的儿子还小,可身份在那里,赵勉只能受着。

  心中如此想着,赵勉笑着从坐墩上站起,朝皇孙拱手道。

  “皇孙殿下,某如今只是户部尚书,并未署礼部部事。”

  他因为上次那件事上皇帝请罪,最后皇帝的处罚是撤了他身上署礼部部事的差事。

  与潘善应直接原品调任外地相比,他这惩罚可以说约等于没有。

  但因为皇帝暗示了禁口令,不让外传,所以他们是以别的理由受到惩罚。

  不止是潘善应,当时在场的礼部官员都被外调了。

  所以,那天发生的事情只在小范围内传播。

  不是手眼通天的人,根本不知道这件事。

  这里的手眼通天,大都指武勋们。

  因为武勋们有不少子侄、部下于宫中任勋卫或将校。

  所以,宫里有什么消息,外臣当中,这群武勋们是最先知道的。

  但武勋们也不都是大嘴巴,不会轻易让家中子弟与外人知道。

  比如,耿炳文就没告诉儿子耿璿。

  “无妨无妨,赵尚书身负大才,这署礼部部事没了就没了。

  说不定之后,皇爷爷还会予以重任,让赵尚书署吏部部事也说不准。”

  朱允熥拍了拍赵勉的肩膀,安慰道。

  听到这话,同桌的人,刷刷刷的将目光落在了左都御史兼吏部尚书詹徽的脸上。

  为什么左都御史能兼任吏部尚书?

  那是因为知县以上的官员任免几乎都要经过朱元璋过眼,吏部虽然主管人事调动,但这时候只是个应声虫。

  所以才有了都察院一把手兼吏部尚书的特例,实在是这吏部尚书的差事已经被朱元璋给干了。

  “我居深宫之中,不知外朝事情,这位吏部尚书,可别将我这稚子之语放在心上。”

  朱允熥注意到众人的目光,立刻拱手致歉道。

  “皇孙殿下慧眼识人才,赵尚书之才,陛下也多次提及。

  这官职本也是能者上,弱者下。

  若陛下要让詹某将这吏部尚书让与赵尚书,詹某也是欣喜的很,随时愿意退位让贤。”

  詹徽站起来,笑着拱手回道。

  皇五孙的讽刺,赵勉可以置之不理,但詹徽的话,赵勉却不能不当一回事。

  只见赵勉立刻脸露惶恐之色,朝同桌的二品官们,一圈拱手:“诸位同僚,某只对理财小有心得。

  幸有陛下青睐,将某这微末之人提至户部尚书如此高位。

  某于任上,日夜心惊胆战,深恐才能不足,以误国事。

  哪里还有这个资格,哪里还有这个想法考虑别的事情。

  诸位都是比某更有能的能臣,某能与诸位同僚同坐一席,就已深感幸焉。”

  都讲究花花轿子,人抬人。

  与座的皆是人精,自然是有什么好话,都往赵勉头上丢。

  朱允熥看着这么一桌老狐狸皆是一脸和善,看起来似乎彼此真的关系很好的同僚,心里只觉得很油腻。

  他便开口打断这群老狐狸的笑里藏刀、互相吹捧,朝着赵勉说道:“赵尚书,我敬你一杯。”

  “不敢,不敢,某敬皇孙殿下。”

  赵勉也拿起桌上的酒杯回敬道。

  “慢着,赵尚书,皇孙殿下亲自向你敬酒,你却拿这么小酒盅,未免也太不够意思了吧。”

  谢驰直接拿出一个大碗,放到赵勉面前,“今日乃是晋世子大婚的好日子,赵尚书何不痛饮一番呢。”

  “是哉是哉,久闻赵尚书海量,还请赵尚书让我见识一番。”

  耿璿也立刻将酒倒入大碗中,说道。

  站在耿璿身后的汤晟则一脸懊恼,似乎在后悔自己怎么没站稳,不但让耿璿从身后钻到了前面,还让他把自己手里的酒壶给顺走了,以至于他没有抢到让二品高官出丑的机会。

  赵勉看着面前比自己的脸也小不了多少的大碗,知道自己不喝不行了。

  即使他从来都没有海量的名声传扬在外,可话都说到这份上,酒也满上,他总不能掀桌子走人吧。

  于是,赵勉端起大碗酒,朝朱允熥的方向敬道:“某敬皇孙殿下。”

  说完,就咕噜咕噜的猛喝。

  可他酒量一般,才喝了两三口,就被呛住了。

  但赵勉咳嗽两声,又端起大碗,继续喝。

  等赵勉喝完,谢驰与耿璿一致拍手叫好,口呼:“赵尚书果然海量。”

  “赵尚书既然曾指点过我五弟,那我这个做兄长的,也必须要敬赵尚书一杯了。”

  朱济熺此时又端着酒杯走上前,敬酒道。

  “不敢不敢。”

  赵勉拱手道,他的余光也正好看到耿璿继续往他的那个大碗中倒酒。

  他只能继续端起大碗,朝朱济熺敬道:“某敬世子,今日世子大婚,某祝世子与世子妃,百年好合,早生贵子。”

  “好,说的好!

  赵尚书不愧进士出身,这话说的真好。

  当满饮三大碗!”

  如此说着,谢驰又从身后掏出两个大碗,摆在了赵勉面前。

  耿璿也立刻将那两个空着的大碗,一一满上。

  赵勉无奈,强颜欢笑,忍着胀腹感喝完一大碗酒,还剩两大碗酒却怎么也喝不下去。

  但与他同桌的人,却无一人肯出头帮忙,皆是冷眼旁观,全然没有刚刚亲热的模样。

  还是朱允炆不忍看这位二品高官出丑,走上前开口道:“二哥,今日是你大喜日子,弟却未曾向二哥道贺。

  且借着这个机会,祝二哥与二嫂,相濡以沫,白首不离。”

  如此说着,朱允炆就拿起放在赵勉面前没喝过的一大碗酒,咕噜咕噜的喝了起来。

目录
设置
手机
书架
书页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