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男生 科幻末日 洛城罪案录

第三十四章 移花接木2

洛城罪案录 夜游老喵 3862 2025-08-18 10:24

  亚历克斯的血液经过化验,结果出乎所有人的意料,他的DNA与侵犯卡丽、琳达的男子完全不匹配!

  而亚历克斯在见过律师之后,也推翻了之前的口供。

  律师解释,亚历克斯有严重的心理障碍,极易受他人诱导和暗示所影响,所以,他之前的供词是在警方的压力和错误引导之下做出的。

  至于那三条重要线索,亚历克斯解释,他平日里就喜欢骑着摩托车在石鱼巷一带转悠,当晚,他恰巧看见了卡丽的尸体。由于害怕受到牵连,他没敢声张,跑回家后,他又实在忍不住,就在网上发布了一条信息,预告人们将在石鱼巷发现死人。

  听完亚历克斯的一番解释,警员们变得垂头丧气,原本以为十拿九稳告破此案,没想到,忙乎了大半天,是竹篮打水一场空。马雷克警长不死心,找了另一家鉴定机构,送去亚历克斯的血液样本,但DNA检测结果和之前一模一样,亚历克斯不是凶手!此案的调查只能推翻重来。

  此时,大侦探洛克已经研究过季良所转发的案件资料,但他回复称,自己远在千里之外无法抽身,恐怕对此案爱莫能助。洛克只提供了一份粗略的人物侧写:凶犯为成年男子,心思细腻善伪装,平常人缘很好,受人喜爱,相貌平平,有正式工作,大概率已婚,或者与人长期同居。

  洛克之所以对凶犯如此进行描述,季良推测,是因为凶手时隔两年多才犯案,说明他有伴侣,并不处于长期饥渴状态。而被害少女对凶犯缺乏防备,可知此人善伪装,人缘好。

  马雷克警长拿到了洛克做出的犯罪人物侧写,却依旧眉头紧锁,因为,符合这份描述的群体人数依然庞大,估计有上千人之多。考虑到凶手还可能来自周边村镇,需要甄别的目标人数可能扩大到几千人。

  见马雷克警长一筹莫展的样子,季良心想,既然这DNA能排除亚历克斯的嫌疑,那么,也一定能找到凶手,只不过是时间早晚。于是,他心生一计,建议马雷克警长,采集所有成年男子的DNA。

  听了季良的建议,警长大摇其头:“我们没有权力,强制要求民众提供DNA样本,很多人认为这是侵犯隐私,所以他们不会配合。就算所有人都愿意配合,检测这么多人的DNA,需要一大笔钱,我们可没有这个预算。”

  季良进一步解释:“可先利用媒体告诉民众,如今本地潜藏一名极其危险的连环杀手,然后多多宣传一些知名连环杀人案例,让人们因恐惧而重视起来。”

  至于预算问题,季良认为:“可以先登记那些愿意提供DNA的人的名单,而采集和化验工作则小范围慢慢做,只要营造一个要检测所有登记者DNA的假象即可。目的是摸清楚,哪些人不愿意提供自己的DNA,这样,他们就是重点调查对象。如此,可以极大地缩小嫌疑人范围。”

  马雷克警长总算看清楚,季良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,他一拍手:“我明白了,你这是反向操作!可行,值得一试。”

  于是,警方在当地的媒体和网络上,发表了声明,呼吁大家共同对付潜藏在人群中的连环杀手,都来登记做DNA采集。而塞缪尔·利特尔、加里·里奇韦、泰德·邦迪等知名连环杀手的恐怖事迹,由当地媒体作为专题节目,在电视和网络上被反复提及。

  效果出奇的好,绝大多数成年男子,都自愿参加DNA的采集,大家希望尽快揪出可怖的凶手。而那些没来登记的人,要么有晕血症,要么有明确不在场证明,要么是琳达案发之后才来到小镇的。总之,凡是不参加采血的人,最终都被警方一一排除。季良反向操作的目的没有达到。

  现在,马雷克警长开始伤脑筋了,但是开弓没有回头箭,只好对前来登记的近两千人,一一采血,然而,后续化验的钱,却没有着落。

  小镇医护人员人手不够,如此众多的人需要采血,排期计划要二十多天才能全部做完。季良听说了莫菲斯镇的事情进展,意识到自己想出的这个办法弄巧成拙了,恐怕对于捉住罪犯无济于事。

  然而就在采血采到第四天,一个女子跑来报案称,她在酒吧听到一个朋友科尔尼·科拉夫特在酒后吹嘘,他冒名代替别人去抽血,赚了500元。听到报案女子的讲述,马雷克警长下意识地握紧了拳头,呼吸变得急促,他感觉到,凶犯的背影已经近在咫尺,一伸手就能抓住他。

  为了不打草惊蛇,马雷克警长命手下,在晚上把科尔尼·科拉夫特悄悄带到警局。

  这个科尔尼·科拉夫特见警方对自己严阵以待,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,立马老实承认,他是替一个朋友去抽过血。这个朋友声称,曾经因为暴露身体而被逮捕过,从此就经常被警方歧视和找茬,所以,他不想再被警察查出原来身份,希望科尔尼代替自己做采样,报酬是500美元。

  这个科尔尼是个直肠子,而且头脑显然不太灵光,居然就相信了这个朋友的鬼话,稀里糊涂接下这单“生意”。

  马雷尔警长当即追问,这个朋友是谁。

  科尔尼不再隐瞒:他就是本镇面包店的糕点师兰迪·诺尔斯。

  兰迪·诺尔斯,今年39岁,已婚,有两个孩子。他相貌平平,对待顾客体贴周到,节日里经常向邻居们赠送自己做的糕点,深受大家喜欢。这人怎么看也不像是个连环杀手,但是,与大侦探洛克的犯罪侧写完全吻合。

  第二天上午,七、八名警察冲进面包店,兰迪·诺尔斯意识到自己大势已去,未做任何反抗,束手就擒。

  兰迪自述,自己从11岁开始就有了暴露的恶癖,总是有在异性面前展露自己身体的冲动。14岁那年,他因为自己的变态行径而被捕,由于年龄尚小,被教育一番后释放回家。可是,这种原始的内在欲望随着年龄的增长,而变得越来越强烈,20岁那年,兰迪因同样的行径再次被捕,随后,法院强制把他送进了精神病院,接受心理治疗。

  在医院中,兰迪一直表现得温顺平和,半年后,医疗评审小组认为他已经痊愈,就让他出了院。但其实,兰迪的心理顽疾没有得到丝毫改善,他在医院中,凭借意志力克制了自己的冲动,成功骗过医生们。

  兰迪出院后,离开老家并改换名字,搬迁到莫菲斯镇。在这里,他结婚生子,过了一段稳定的正常人的生活。

  一天夜里,兰迪开车送妻子去上夜班。回家路上,他看见独自在路上行走的琳达,在强烈欲望的驱使下,兰迪停下汽车,向少女扑去……最后,他把琳达带到巫田,抛弃在那里。

  杀害琳达后,兰迪惶惶不可终日,可警方始终没有查到他的头上。随着时间的流逝,人们不再关注这起旧案,兰迪内心的黑暗再度膨胀,极度躁动起来。

  不久后,夜晚独自归家的卡丽不幸被兰迪撞见,成为了第二个牺牲品。

  兰迪本以为,自己会像两年前那样逃脱警方的追查,但不曾想,大规模的DNA采样行动开始,民众全力配合。兰迪唯恐自己暴露,想了个移花接木之法,花钱请科尔尼代替自己接受抽血。然而,500美元不可能买到永远的守口如瓶,更何况科尔尼本就是个大嘴,兰迪终究是落入法网。

  经法庭审理,兰迪被判终身监禁,考虑到他确实存在严重精神疾病,准许他30年后假释,但需要一边服刑一边接受心理治疗。

  这是季良在大侦探缺席的情况下,参与完成的第一桩大案,值得纪念。

目录
设置
手机
书架
书页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