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男生 武侠仙侠 阴山世家

五十二 长生久视 五行圆满

阴山世家 陌上一双人 4924 2025-08-18 10:11

  “修为乃是修行之根本,此乃入得下院后,教习们授予你们的第一堂课。

  凝元筑基可增寿八十,金丹再得百六,方算长生久视......如若修为不够,寿数不足,内中关要,你当是心中有数的”

  草庐中,阴无脩手捧一杯香茗,箕坐端正,面容恭谨。

  老叔祖的语气并不重,甚至有些平淡。

  但阴无脩却不敢只当做寻常,但......他心中自然亦有计较。

  是以思忖片刻后,他便低头恭谨道

  “恩师教诲的是,弟子近来确是疏于修行,好在再过七日......”

  然而他这厢话音未落,阴若虚便缓缓摇头道

  “老夫不是问你修行之道,而是在问你,心中是否有数”

  阴无脩闻言心头不由一动,随后便面带不解的向着盘坐于床榻的老叔祖望去。

  却见闭目盘坐老叔祖摇头叹道

  “自悟道途之事,古来有之,便是我阴氏族中亦不少见。但最终能成事者,百中无一。

  何解?”

  阴无脩目中渐有思索之色,却始终抓不住其真正要领。

  而后便见老叔祖缓缓睁开双目,轻声将其道破

  “敬畏之心”

  阴无脩闻言目中一震,愣了片刻后,便缓缓低头沉默了起来。

  敬畏之心......

  自古以来,敢于自悟道途者,其他不谈,机缘、天资定然是不缺的。

  否则连这条路怕是都无缘踏上,然为何仍旧是百不存一?

  道途艰难是其一,更重要的怕是自恃过高,对修行之道,失了敬畏之心。

  平心而论,他自问对天地还是颇为敬畏的,但对修行......敢于抛却前人经典,自悟道途者。

  哪一个不是自恃甚高之辈?

  而见他自顾自的低头沉默不语,盘坐床榻的老叔祖便也缓缓道

  “你是个明事理,有决断的,既是明了个中要害,老夫便不多说什么了。

  只是尚有一点须得谨记。

  既然踏上这修行之道,有主见自然是好事,不然人云亦云,难免便是泯然众人。

  但若要成就大道,亦须秉持一颗敬畏之心,戒骄戒躁......方可成行”

  阴无脩沉默良久,随即便按捺下心中纷乱,俯身恭谨拜道

  “学生晓得了,至多七日之后,学生便可破入中期”

  而今是四月末,七日之后,便是五月立夏之节。

  而那一天,亦将是他继去岁立冬修得肾中一丝水行灵机,此前立春修得肝中一丝木行灵机后,修得心中一丝火行灵机,圆满五行五脏的日子。

  换句话说,七日之后,便是他成就天书练形之道,全自身五行神异的日子。

  ......

  刮拉拉~

  春雷一响,是为万物复苏。

  而夏雷所带来的,则是大雨滂沱。

  黑云低垂压抑,无尽的水滴争相打落下来,将整片清修之地打得都仿佛摇晃起来。

  阴无脩跌坐在草庐下的屋檐上,双手结朝天印,心念平和,六欲不起......细细感受着天地中的一切变化。

  此时天地间大雨滂沱,莫说清晨旭日时的暖融春意不见踪迹,他甚至还感觉到了一些凉意。

  然在阴无脩的切身感受中,这丝凉意不过是表象罢了,隐在雨中的那缕不断转变的燥气才是此时天地之真。

  而他亦随之放空心神,静待着天地中暗蕴那丝火热燥气,彻底完成转变的那一刻。

  而后将其捕捉......

  小湖中,双眸灵动的小黑鲤浮在水面上,仔细的打量着在草庐下跌坐的阴无脩。

  然而无论它如何学着感应,却始终不得要领,更无法像吐纳天地阴气时那般,吐纳任何天地之气。

  不过好在它对此也不甚在意,甩了几次尾巴后,便吐出了一颗拳头大的墨色玉珠。

  随即便试着将从那枚湛蓝灵珠参悟出的浅显道韵,刻录在这颗墨玉珠上......大半年时间过去,随着心智渐足,它自然也渐渐明悟了此物的珍惜之处。

  更何况,早一日将此物变成此地灵韵之物,它也好早一日将那枚湛蓝灵珠替换出来。

  ......

  夏日之雨,来得快去得也快。

  不久之后,云收雨歇,天地见晴。

  就在湖中的小黑鲤终于将一缕浅显道韵刻录在那墨玉珠上,使其更加圆润了些许,也更像一枚水韵湖珠时。

  屋檐下的阴无脩也缓缓睁开双眼,同时勉力压抑着心中蕴生一丝灼热灵机后,体内如同被炙烤的沸腾气血。

  他也未曾想到,修成这五行五脏的最后一行后,竟还有如此异况......

  毕竟这是此前从未有过的。

  不过此界倒也确有诸多道功,会在修行时出现此类异况,面目泛青、瞳生赤芒等。

  此谓功行渐深,修行近道之表象,当然...亦是未曾入道之明状。

  而随着体内的翻涌逐渐平息,阴无脩也终于再次长长的呼出了一口浊息。

  只是这口浊息是如此之悠长,竟比先前四次总和还多。

  其间,甚至还夹杂着丝丝深沉晦暗之气。

  阴无脩细细打量着这些体内被排出的冗余杂气,同时在心中体悟着方才所经历的一切细节。

  心中则逐渐明悟......人在出生之时,便会受生身父母影响,或体弱多病,或先天不全。

  而降生之后,更是不免受外界之气侵染。

  他此生为怜花真人未入真道之时所育,虽神完气足,根骨精奇,但要说多么近乎于道,却也不尽然。

  否则族中那般多修士所诞子嗣,其中亦不乏父母皆为修为高深之辈,又因何不能生而神异,自成真体?

  而这些晦暗之气,只怕正是平日里扎根在他的根骨深处的先天滞碍。

  此番经过那脾、肺、肾、肝四次旁敲侧击,至今日又经此心火一炼,却是终于被炼了出来。

  而明悟此点之后,阴无脩也随即便收束心神,再次闭目入定,开始吐纳灵气,搬运行功。

  老叔祖说得很对,修行之人最重要的,便是持一颗敬畏之心。

  对天地,亦对修行。

  而修行之道,最根本的自然便是修为。

  没有修为,便没有寿元......一切也就成了空谈。

  是以他自然便要切身验证一番,自己这修成的神异,究竟有何功用。

  搬运周天,并不是一件需要多长时间的事,至少对于精研分气合离术,且仅止练气初期的他而言。

  是以稍后不久,阴无脩便又缓缓睁开双目,嘴角......隐含一丝笑意。

  他不知道什么是五行真体,也不知道何为五气朝元,但他知道自己这一次搬运道功的效用,比之此前胜了...何止数倍。

目录
设置
手机
书架
书页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