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盛唐之谁主沉浮

第96章 太平

盛唐之谁主沉浮 陈静逸 4379 2025-08-18 10:20

  神都-洛阳-太平公主府

  上官婉儿拿了一瓶药,递给心腹-郑淑,这里装的,便是宫廷秘药-鸡鸣追魂散。

  其毒甚烈,即便是内力深厚的九品高手,也无法抵抗其毒性,乃是杀人灭口的不二之选。

  “有人说,本宫的两位兄长,便是死于这种毒药之下。”

  “拿去,赏他们吧!在狄仁杰查到他们之前,把这条线清理掉。”

  箕州的事,虽然告一段落了,但依狄仁杰的性格,不可能就这么算了。

  时下,是争夺储君之位的关键时刻,她不想因此,耽误了正事。

  郑淑拱手领命。这次相王倒台,他那边不少人都转而投效了公主。

  下面的不少人都说,这次的机会千载难逢,公主可以借此再进一步。

  公主毕竟是圣人所出的嫡女,集李武两大皇室的血脉于一身。与陛下的关系更近,也更容易让李武两家的宗室臣工接受。

  而且,有圣人这个例子在,再立一位皇太女,又有何不妥?

  李令月摇头苦笑:“你们这么看,天下人却未必都如此。”

  华夏千年王朝史,只有母亲这一位女皇,可谓前无古人。

  可即便母亲这个皇帝做的不错,但依然为人所诟。牝鸡司晨这四个字,是能压死人的。

  “那些男人啊,就是见不得女人好!”

  “所以啊,本宫想上位,只能耐心等待。此时与武承嗣相争,无异于火中取栗。”

  况且,王方庆提出,迎立庐陵王为储,不少李氏的老臣都深以为然。

  陛下虽然没有表态,但未尝没有这个想法。

  别觉得,李显废了,便真的废了,他毕竟是先帝亲旨传位的嗣君。不管在中原,还是异域,都是有些人心的。

  孙万荣围幽州时,怎么说的:何不归我庐陵王?

  还有东突厥的默啜,像我朝求以姻亲,圣人命淮阳王武延秀(承嗣子)入突厥,纳默啜女为妃。

  延秀至黑沙(默啜漠北驻地),默啜谓唐使闫知微等曰:“我欲以女嫁李氏,何用武氏儿耶?此岂天子之子乎?我突厥世受李氏恩,闻李氏尽灭,唯两儿在,我今将兵辅立之。”

  即拘延秀于别所,并移书责朝廷五大过,其五曰:“我可汗女当嫁天子儿,武氏小姓,门户不敌,冒名求婚,我特为此起兵,欲取河北耳。”

  连突厥人都在笑话我们储位不定,搞的两家相争。

  这内外,都有拿李显说事的,陛下能没有想法么?

  武承嗣为了堵住悠悠众口,也为了争得储位,特别积极的让人进言,让武氏的几位能打的宗王带兵,击退窥视河北的默啜。

  张柬之、王方庆却跟他唱起了反调,进言以相王之子-李隆基,代替武延秀,以息兵戈。

  也就是说,这储位之争,又从箕州转到了边塞。

  是战,是和,圣人还没有明确的态度。

  但李令月相信,这一句是储位争夺的关键,哪一方能安定边患,陛下便会偏向哪一方。

  “与其入局,争个头破血流,不如下个好注,获取最大的利益。”

  从血缘及获利的多少来说,她自然是希望李显胜出的。

  但南北衙的大将军们,有多少是愿意介入皇室争斗,得罪魏王的?

  还有武三思,那个家伙虽然是处处以魏王马首是瞻。私底下的小动作却是不少,不能让这家伙捡了便宜,郑淑打个招呼下去,适当的给他找点麻烦,别让他闲着就行。

  至于,这边境之事,该如何掺和,太平还要再想想。先进宫,探探母亲的口风再说。

  .......

  紫薇殿外,见迎来的是范云仙,李令月也是笑脸摆手,示意不必多礼。

  “范翁苦尽甘来,重回御前当差,真是一件喜庆之事。”

  “但年岁毕竟大了,还是该多注意身体。”

  范云仙也是扶着太平一边走,一边念叨着陛下隆恩。要不是陛下念旧,他这把老骨头啊,恐怕就得烂在掖庭里。

  他呀,跟陛下做了几十年的奴才,这辈子最大的指望,就是伺候在陛下身边。如今得尝所愿了,自然是一天当成两天多,倍加珍惜,怎还顾得身子。

  更何况,陛下的恩典如天高,如海深,他就是粉身碎骨,也是报答不了的。

  走到殿前,见永嘉县主-于熙月从殿中出来,向她行礼,太平也是含笑虚抚。

  “月丫头,含章天挺,气韵自成,恩,出落的越发让人怜爱了。”

  “真不知道谁家好儿郎,有这样的福气,能把你娶回去。”

  于熙月的模样,城府都是好的。就是年纪太大了,否则太平早就像陛下请旨,纳给她那好动的长子了。

  与于熙月攀扯了几句后,范云仙也从殿中出来传旨,陛下请公主进去。

  恩?

  陛下不在正殿?

  是的,真的不在!陛下在侧殿书房,召银青光禄大夫-房先忠下棋。

  “房先忠?他不是在宋州任刺史吗?”

  此人是陛下得以立后的功臣之一,房仁裕的长子,也是李贤之妻-房妃的长兄,太平自然是识得的。六哥过世后,他们这一脉便不像从前那般得宠了。

  范云仙也是笑着解释,半月前,检校左金吾卫大将军-秦善道年老致仕。圣人体念他年近七旬,为国操劳一生,特意赐宴,以示恩典。

  宴上向其询问,何人可接替他的职位,秦善道举荐了房先忠。

  房先忠今日刚到,觐见结束后,便下旨晋其为左金吾卫大将军。

  哦!这房氏一脉,什么时候又得圣宠了,难道是因为弘农郡王-李光仁?

  不应该,李守礼是张氏所出,就算陛下要抬举,也该抬举张家啊!

  “公主,您可别看老奴,老奴怎么敢揣测圣意呢!”

  “哎,就是随便说说,范翁为何如此惊惧。”

  唉!范云仙叹了口气:“殿下,一把老骨头了,可是不敢多打听。”

  “要不,您问问内相?”

  上官?

  恩,难道这件事,与上官婉儿有官?

  行啊!这个内相是越当越有模样了,连秦善道这个九品高手,正三品大将军,都是按她的意思办事。

  可这么敏感的事,她连个招呼都不跟本宫打,是不是有了外心了?

目录
设置
手机
书架
书页
评论